0

浏览

283

文章

1

篇1:信托产品血本无归

全文共 1529 字

+ 加入清单

信托产品血本无归

首先,事实上,自2001年《信托法》成立至今,购买信托产品的投资者都没有遭遇本金亏损的情况,买融资类产品(俗称固定收益产品)至今100%兑付,因为融资方有约定融资成本;买投资类产品,如PE、股权并购、定向增发、证券类品种等等,收益是浮动的,有比较高也有低一些的,但本金亏损还没发生。信托行业连续10几年没有违约发生,这简直就是神话。

其次,信托产品有着严格的风险管理手段。具体不同的信托公司、不同项目会有一些差异。但整体而言,可以通过信托获得融资的企业实力都比较强大,市场的风险也比较低;此外,信托公司非常看中还款来源,即使一个信托项目投资失败,还款来源好,风险还是可以控制的。再者,信托产品都有第三方担保或者有价值的质押物,这个可以转移、化解风险。而且质押率通常在50%以下,甚至更低不到30%。这么低的质押率即使投资项目失败,通过变卖抵押物变现问题不大,只是时间问题,现在通常是信托公司自己先行垫付投资者本息,自己再去卖抵押物。当然,如果是担保,那么担保企业的实力、经营、财务等等都比较理想。通过这些风险管理手段,信托的风险已经非常低。甚至比银行放贷的风险还低,因为,银行的质押率通常是70-80%。所以,银行会有很多不良资产、有坏账等等。当然品牌好的信托公司,风险管理更加成熟,经营也更加丰富。

再来,现在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到8.27万亿(截止2013年2月末),这让信托业处于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管之下。媒体喜欢炒作信托的风险,但最终都不了了之。信托公司、项目方、当地政府都会帮你想办法去化解风险。这至少说明,信托比起其它的投资更有严格的监管,出了事情,有人替你操心。你做其它投资,比如炒股跌了、炒楼被套、有限合伙生意亏损、民间借贷等等,那只能自己操心了。这就是有一个法律上的受托人的独到价值。

不过,随着信托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,信托业的抗风险压力也会越来越大,将来个别项目出现对付风险或者对付纠纷,我想会有的。具体到信托项目,不同项目的风险程度也是不一样的。很多投资者买信托产品,只看期限和收益率,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。

信托产品有风险吗

信托产品是有风险的,但是信托的风险很低,信托产品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,只要合理规划,风险将会大大降低。信托产品的风险主要来自:

1、法律政策性风险

是指因政府法律政策的变化,促使信托资产出现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的可能性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(1)应政府法律政策的变化,衍生出了例如:信托资产转让信托产品、房地产信托产品等为规避政策风险、规避政府监管的信托产品。

(2)我国的政策、法律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,比较难容易造成非法。比如以土地、财政收入等作为抵押物的,若政府进行宏观调控,紧缩地银的话,那么土地就会变得不容易变现,由此可能会造成担保无效。

(3)政府的政策里没有此项规定。例如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信托产品,如今的规定是需要交契税。若发生法律纠纷,就不容易保住信托财产的独立性。

2、信托财产所有权风险

国内的法律规定,信托是以委托为主的,而国外信托是以财产权的转移为基础。以财产转移为基础的信托有两个后果。

3、管理不善的风险

若信托公司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,出现操作失误或者经营不利就会产生风险。

有的公司一味地盲目追求高收益,风控措施又没有做好,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实际收益低于成本。

4、道德风险

信托以信任为基础,信托公司应忠实于委托人与受益人,不能利用信托财产谋取自己的私利。比如掩盖风险、抽逃资本金等不道德、不法行为。

5、利率风险

信托产品的收益可能会受到银行存款利率、银行贷款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影响。

6、其他风险

比如:战争、政治动荡、金融危机等一切不可抗力因素。可能会使信托资产遭遇损失。

展开阅读全文